【及物动词有哪些】在汉语语法中,动词根据是否需要宾语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。其中,及物动词是指必须带宾语才能表达完整意义的动词。也就是说,这类动词后面要跟一个表示动作承受者的名词或代词,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。
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常见的及物动词,下面将对及物动词进行简要总结,并列出一些典型的例子,方便查阅和学习。
一、及物动词的定义
及物动词是必须带有宾语的动词。没有宾语时,句子的意思不完整或无法成立。例如:
- 我吃饭。(“饭”是“吃”的宾语)
- 他写信。(“信”是“写”的宾语)
如果去掉宾语,句子就变得不完整或不通顺:
- × 我吃。(意思不清)
- × 他写。(缺乏具体对象)
二、常见及物动词举例(按类别分类)
类别 | 及物动词示例 | 说明 |
动作类 | 吃、喝、看、听、写、读、说、玩、打、踢 | 表示具体动作,常带直接宾语 |
传递类 | 给、送、交、借、还、赠 | 表示动作涉及对象的转移 |
创造类 | 写、画、做、造、建、设计 | 表示创造或制作行为 |
感知类 | 看见、听见、觉得、认为、感觉 | 表示感知或心理活动 |
改变类 | 改变、改变、调整、修改、影响 | 表示对某事物的改变 |
带有抽象宾语 | 爱、恨、喜欢、讨厌、关心、尊重 | 宾语多为抽象概念或人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部分动词可兼作及物与不及物:有些动词既可以带宾语,也可以不带,这取决于语境。例如:
- 他跑了。(不及物,表示动作本身)
- 他跑步。(及物,表示动作内容)
2. 宾语的位置:在汉语中,宾语通常位于动词之后,但有时也可前置或省略,视语言习惯而定。
3. 及物动词与介词结构:某些情况下,动词后接的是介词短语而非直接宾语,这时也属于及物动词的一种用法。例如:
- 他关心学生。(直接宾语)
- 他关心于学生的成绩。(介词结构作宾语)
四、总结
及物动词是汉语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在句子中承担着“动作执行者→动作对象”的关系。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及物动词,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。
如需进一步学习,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动词的使用方式,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结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