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】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,通常分为两个阶段:光反应和暗反应。其中,暗反应也被称为卡尔文循环(Calvin Cycle),虽然它并不依赖于黑暗,而是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,与光反应分开进行。
一、
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。这一过程不直接依赖光照,但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作为能量和还原剂。暗反应的核心是利用二氧化碳(CO₂)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,属于碳固定过程。
在暗反应中,植物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CO₂固定为三碳化合物(3-磷酸甘油酸),最终生成葡萄糖。该过程由多种酶催化,如RuBisCO(核酮糖-1,5-二磷酸羧化酶/加氧酶)是关键酶之一。
由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,因此其场所可以明确为“叶绿体基质”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反应名称 | 暗反应 / 卡尔文循环(Calvin Cycle) |
| 所属阶段 | 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 |
| 发生场所 | 叶绿体的基质(Stroma) |
| 是否依赖光 | 不直接依赖光,但依赖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 |
| 主要功能 | 固定CO₂,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|
| 关键酶 | RuBisCO(核酮糖-1,5-二磷酸羧化酶/加氧酶) |
| 能量来源 | ATP(来自光反应)和NADPH(来自光反应) |
| 产物 | 葡萄糖、其他有机物(如淀粉、脂肪酸等) |
三、小结
综上所述,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,是植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重要过程。尽管称为“暗反应”,但它并不意味着在黑暗中进行,而是相对于光反应而言,不需要直接光照即可完成。理解暗反应的场所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握光合作用的整体机制。


